媽媽以身作則 灌輸孩子環保意識

在一個廚餘再造的活動上,看到蔬菜和生果皮能製成天然顏料,媽媽比孩子更驚訝。努力灌輸環保的同時,看到女兒不愛吃清淡的正餐,媽媽積極以身作則,相信環保與健康飲食都是一種習慣,需要從小建立。
去掉火龍果皮的綠色部分,放進攪拌器內,加水,果皮旋即和成糊狀,盛起來變成紅色的顏料;把紅蘿蔔皮放進榨汁機內擠出水份,去掉渣滓後成鮮橙色;西芹、波菜頭、紅菜頭,則分別倒進榨汁機製成層次不同的綠的色彩,一杯杯五顏六色的自然色彩放在眼前,令人很有創作的意慾。
水果做顏料
與兩歲兒子一起看着整個過程,媽媽Jenny比誰都雀躍,驚訝每天投進垃圾箱內的蔬果皮屑原來可以製作天然的顏料,用於繪畫上,不用擔心孩子吃進有害顏料,令她大開眼界。Jenny與兒子在導師指導之下,以手指沾上顏料在環保袋上印繪出動物圖案,再以風機把顏料吹乾,色彩便固定下來,形成別有風味的水彩畫。
天然顏料與化學顏料有何不同?Jenny說:「天然的較稀,色彩沒化學的那般鮮艷。」她帶回一個髹上天然顏料,並黏上多種再用鈕扣的杯墊回家,讓五歲就讀幼稚園高班的大女兒王凱琳,依樣自製一個杯墊。
在家使用天然顏料的工夫可多了,對繁忙的在職媽媽來說並不容易,「要儲備廚餘和準備相關的機器器材才做得到啊!所以回到家後一直未做。」環保,是一種態度,要形成一種習慣的話,需要一顆持之以恆的決心。任職會計的Jenny也要不斷自我提醒,才能建立這種決心:「在外工作的,想做到環保也不容易,但在家會與孩子回收廢紙和塑膠瓶,基本的都會做。」
過簡樸生活
說話伶俐的王凱琳,學習比別人都快,然而用膳卻偏愛吃漢堡包,對家中常吃的白烚或清蒸的餸菜並不喜歡,這常令Jenny生氣,「她吃漢堡包連茄汁也吃掉,但吃飯卻很慢,常令餸菜變冷也未吃完。」孩子在家,Jenny堅持要吃得簡單,這樣成長才健康,為了吸引孩子,她以身作則鼓勵孩子要吃完家中的飯菜。環保與飲食,都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建立了就有簡樸的意識,對成長很有幫助。
花心思引導 建立良好行為
任職會計的Jenny說,現代的孩子都被過分寵愛,有很多自我的堅持。早出晚歸的她,一對孩子由家人照顧,她說老人家都很愛錫孩子,會遷就孫兒。
大女兒凱琳五歲,開始有自己的堅持,衣服頭飾要自己挑選,父母要灌輸良好的行為,需要花一點心思。雖然廚餘能製造天然顏料,但凱琳說拿起眼前的顏色筆更方便,因此,Jenny時刻提醒自己,教導環保與飲食一樣,都需要父母陪伴一起去做,「多麻煩都好,能加深孩子印象和認識都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