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雲”可以做什麽?

如今,環境突發事件時有發生,社會對環保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留給環保部門的響應時間卻越來越少,如果還靠單純的人力去現場排查汙染源無疑是費時又徒勞。廣泛的共識是,只有全方位應用信息技術為環境監管服務,才能提高環境管理的效率和科技含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一張廣西行政區域地圖映入眼簾,地圖左邊有廣西14個城市聯網的企業汙染源在線監控設施數據。系統既監測企業廢水主要汙染物的排放濃度,又監測企業廢氣主要汙染物的排放濃度。環保袋

廣西環保雲建設即將對這一應急指揮平臺進行升級改造,讓其中數據更全面,更新更及時,運用更廣泛。據了解,依托環保雲建設,即將升級的應急預案管理平臺將填報數據的端口延伸至外網,要求企業自行填報應急預案,包括企業的基本信息、涉及環境風險物質和數量、周邊環境敏感點、以及企業的應急物資等等,當企業將這些數據上傳至環保雲平臺後,系統將會自動進行風險等級評估,再生成全區的環境風險地圖,同時,系統還擁有專家庫、隱患風險跟蹤信息,並會定期發送短信通知企業更新數據。

這樣一來,一方面,方便了企業委托他人來做風險評估,另一方面,環保部門又搜集到了全面的數據,對管控環境風險提供有力保障。同時,應急預案平臺還將與環境監察執法信息系統進行兼容,並結合手機APP客戶端進行開發,實現現場調度應急隊伍。據了解,環保雲平臺擁有環保移動執法系統,它包括智能移動執法、視頻監控、信息發布等多個模塊。

廣西環境監察總隊的小王拿著他的手機正在研究還處在測試階段的移動執法系統,他指著手機上一個數據告訴記者:“這是安裝在企業汙染源在線監控系統上的實時數據,現在已經直接傳到我的手機上了,下一步,我們將與雲平臺進行對接,實現企業一旦排汙超標,手機就會出現短信報警。我們到現場執法時,再將現場取證信息錄入手機,直接回傳至環保雲監察執法系統,這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執法效率。”

不僅如此,廣西環保雲對汙染源的監管還可以實現其從產生到關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生命周期的各階段,對應的各種環境管理業務相互關聯,相互依托,形成汙染源詳細的臺賬,環保部門能夠了解區域範圍內汙染源現狀,摸清家底,為汙染防治打下堅實基礎。

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很多人都有網上購物經驗,賣家發貨後,顧客即可從網上追蹤物流信息。今後,廣西環保雲也將提供類似服務,對固體廢物的運輸進行全程監控,運載著危險廢物的車輛無論是途徑繁華的城市地帶,還是穿越飲用水源地的高架橋,或是剛剛出發上了高速,或是已經達到固廢堆放場所……固廢監管人員都可以從雲平臺查詢到物流信息,對危險廢物的去向了如指掌。

通過廣西環保雲的建設,企業工作人員可以足不出戶在網上完成相關數據填報、申報,環保雲將逐步建立健全企業環保戶籍及動態管理資料,環保監察人員利用雲平臺可以24小時“盯牢”企業排汙,追蹤汙染源動態,環境應急人員通過預警系統、應急系統時刻監控環境風險,保障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