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低碳家庭示範戶”自發推廣環保20多年

將喝完牛奶的空紙盒、拖把布、廢棄衣架、易拉罐等不起眼的家庭廢舊物制作成筆筒、化妝盒、刷子等,連家中的垃圾桶也是由超市廣告紙折成的。蜀山區丁香社區丁香家園10號樓有這樣一個老人,廢舊物品在她的手里能變換成日常生活用品,她還能用廢舊物品制作出精美的時裝。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這是64歲的楊多林老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二十多年來,老人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低碳生活、宣傳低碳理念,而她一家也在2012年被授予全省首批“低碳家庭示範戶”。

家有妙招低碳環保。去年,丁香社區青春健康俱樂部綠色協會成立,楊多林還被社區居民推選為首屆會長,目前會員有40多人。而她的很多好做法也在社區居民中得到推廣。 每天從小區到菜市場的路上,都會看到楊多林背著一個綠色的環保袋,“像黏在身上似的,用她的話來說,無處不可以低碳。”社區工作人員小胡說。 走進楊多林的家,用牛奶盒、拖把布、廢棄衣架、易拉罐等不起眼的家居生活廢舊物制作成的筆筒、化妝盒、刷子比比皆是,連家中的垃圾桶也是由超市廣告紙折成的,她始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環保綠色生活。 使用節能燈、隨手關燈、拔插頭、少用空調多開窗、洗衣機不用全自動、購物使用環保袋、家里多養花種草、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楊多林丈夫黃平插嘴說,“我們家已經踐行低碳生活二十多年了,在她的倡導下,大人小孩都受到了影響。”

衛生間水箱里放置礦泉水瓶,用過的面膜紙用來擦首飾和家具,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香氣……這些都是楊多林通過細心觀察和實踐,總結出來的“環保秘訣”。 “跟楊大姐學了不少東西,家里的馬桶經過改裝省水多了,楊大姐還用廢舊報紙、廢舊易拉罐瓶子教我們制作了很多家庭小擺設、小掛件。”丁香家園小區居民今年25歲的黃玲說。 去年,楊多林還在社區組織居民開展了一場低碳環保的時裝秀,廢舊的報紙、光盤、塑料瓶在她的手里變換成千姿百態的時尚新潮時裝秀。 會員家家安裝節能燈 “每個月,單元樓里會貼出水電費清單,楊阿姨家的水電費總是全樓最低的。”社區綠色協會的成員這樣告訴記者。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楊多林把家里的燈都換成了節能燈,家里的生活用水循環使用,淘米水用於澆花,洗菜水用於沖馬桶,洗衣服後幹凈的水用於拖地。“現在,我家每個月平均只用5噸水,每月電費不超過50元。” 環保袋

55歲的賈玲是丁香社區的老居民,她家安裝的是節能燈,抽水馬桶里放置了2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每次沖水的時候可以少上點水。“用上了這個小道具之後,每次沖廁所可節省30%的水。”賈阿姨笑著說。 接雨水澆灌花草 青春健康俱樂部綠色協會從成立以來,為了宣傳環保理念,多次組織會員給居民送綠上門。他們用賣廢品換來的錢,買了盆栽花草,連盆帶花送上門。“如果居民願意,可以用家里的廢品來綠色協會換花草。” 居民王樹林家住一樓,一樓有個很大的院子,老人在院子里一共養了30多盆花草。但是30多盆鮮花,也讓王樹林和老伴增添了“負擔”。每天拎著水桶挨盆澆,得花上半個小時,老兩口心疼的是這麽好的水澆花可惜,在一次聊天中,楊多林為他們解決了煩心事。在樓房落水管里接了根管子,平時雨水、空調水都從這個管子里經過,用積聚的這些水澆花足夠了。